近期,一段视频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开来,其内容展示了东莞大朗医院进行的紧急医疗救援过程。该视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众多观众深受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的精神所感动。
患者倒地 情况危急
7月2日晚上约9点半,东莞大朗医院的放射科技师黄礼娟在DR2号房间内全神贯注地工作,忽然,她听到了室外传来的紧急呼救声:“有人突然倒地,急需帮助!”她迅速打开房门,发现一名患者正躺在地上,手肘频繁剧烈地抽搐。与此同时,护士钟益兰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并立刻与急诊科进行了紧急联络。患者抽搐症状迅速得到缓解,但随即,患者转入深度昏迷状态,呼吸和脉搏均消失,病情急剧转坏,形势变得异常危急。
紧急急救 分秒必争
黄礼娟迅速采取行动,对患者进行了心肺复苏。她当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只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急诊科团队紧接着迅速响应,及时进行了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操作,并辅以呼吸机支持,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稳定。叶青阳医生通过心电图检查,最终确诊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然而,患者独立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家属未能成功取得联系方式,导致治疗同意书的签订程序变得更加繁复。
领导决策 全力抢救
李焕轮主任作为心内科的负责人,即刻向医院高层进行了状况通报。医院高层迅速作出回应,坚决发布了全力救援的命令。鉴于医院系国家级胸痛中心,随即启动了紧急的绿色通道,同时导管室亦同步启动了应急流程。医护人员迅速赶赴手术室,与急诊团队紧密协作,一边保障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一边全力以赴开展血管开通手术。从患者倒地至血管成功开通,整个过程仅耗时50多分钟。
术后治疗 情况渐稳
术后,患者被安置于重症监护室继续接受专业医疗护理。黄礼娟医生持续关注患者的健康状况,发现患者尽管仍需呼吸机支持呼吸,但生命体征和血压已逐渐恢复正常,这让她感到些许宽慰。患者意识清醒后,对医院的紧急救治表示了诚挚的感激。患者的家属,包括其妻子和侄女,亦向医院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逐步康复 脱离危险
术后第五日,也就是7月7日,患者顺利脱离了呼吸机的辅助,移除了气管中的导管,意识恢复清晰,四肢运动自如,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康复进程稳步推进。这一喜讯使得在场人员均洋溢着喜悦,同时也充分证明了医院治疗手段的显著成效。
医院保障 守护生命
东莞大朗医院被官方认定为胸痛救治中心,已构建了一套详尽的急性胸痛救治机制。该机制包括紧急救治通道的设立、标准化治疗流程的执行以及跨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旨在为重症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机会。此外,医院在全院范围内推广了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培训覆盖所有员工,并致力于向全镇推广急救知识。
东莞市大朗医院的医护人员在紧急救援行动中展现了卓越的医疗技能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这样的行为无疑令人敬佩。公众是否感受到了他们所传递出的精神力量?我们诚挚地期待您的点赞、分享,并热切欢迎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