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长提出了构建“人道主义城市”的构想,此举导致加沙地区的局势再度陷入混乱。该方案引起了广泛的瞩目,其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亟需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计划内容
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于7日公布,他已指示军队开始制定计划,计划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市的废墟上建设一个“人道主义居住区”。该居住区预计能够接纳大约60万名巴勒斯坦居民。在居民迁入之前,他们必须通过安全审查。迁入后,居民不得随意外出。这一举措的目的是最终为加沙地带的所有居民提供安置。如果条件允许,这一建设项目有望在以色列与哈马斯实现停火后的60天内启动。
管理安排
按照方案,以色列国防军负责“人道主义城”周边的安全防护,但不会介入管理和援助物资的分配工作。卡茨透露,以色列正积极寻求国际组织的支持以管理该区域。至于这一部署能否获得国际组织的批准,目前仍需持续关注。
加沙现状
2023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前,加沙地区居民总数约为230万。卡茨强调,以色列军方对加沙地带实施了约70%的管控。同时,位于汗尤尼斯市马瓦西的所谓“人道主义区”持续遭受以色列军队的空中打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此外,难民的大量流入使得该区域人口密度急剧上升。
伤亡数据
7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布的数据揭示,自3月18日以色列重启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以来,该区域已有至少6964人遇难,24576人受伤。这一伤亡数字之巨大,不禁令人深感悲痛。
停火动态
6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踏上了前往美国的访问之旅。在访问的前夜,他流露出了对7日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的期待,并寄望于这次会面能推动双方在满足以色列要求的停火协议上达成一致。特朗普总统回应称,在本周内或许能够就协议达成一致,然而他也强调,形势正在不断变化,情况持续演变。
计划质疑
此“人道主义城”项目表面目的是为了安置加沙地区的居民,但结合过往在“人道主义区”的实施情况,其真实目的遭到了广泛质疑。有观点认为,这可能代表了以色列强化对加沙地带人口管控的策略,至于是否真正能够保障加沙居民的权益,这还是一个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方所提出的“人道主义城市”设想,其能否真正有效解决加沙地区居民安置的问题,还是其中存在其他未被揭示的因素?公众对于这一计划的态度又是如何?